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式探讨

2019-08-20 09:38:00
乘方科技
转贴
4771
摘要:课程体系结构,包括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课程体系的纵向结构指的是课程要素在时间维度上的相互关联性;横向结构指的是课程要素之间在空间维度上的相互关联性。

培养方案的结构模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1) 楼层式结构。

把课程分为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三类,并按照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的课程安排模式,俗称为“三层楼”结构模式。
“三层楼”课程结构模式是以学科本位为主线构建的一种课程结构。周远清在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曾经提到:“在课程安排上,也可以尝试改变过去按照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的课程安排模式。”除了“三层楼”结构模式外,还有“四层楼”结构模式: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其中的专业基础课包括技术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分为限选课与任选课。
“三层楼”、“四层楼”以及所谓的“五层楼”的课程结构模式,统称为“楼层式”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主要是以学科本位为主线构建起来的。随着知识能力型教育受到重视,楼层式结构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行,但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


(2) 平台式结构。

平台式结构在形式上与楼层式结构有些相似,但其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别。平台式结构,也有“三级平台”、“四级平台”等不同结构模式。下面是两种“三级平台”结构。


 

模式一

模式二

第一级平台

全校公共基础课平台

公共基础课平台

第二级平台

专业大类基础课平台

学科基础课平台

第三级平台

专业或专业方向课平台

学科方向及特色课程平台

“平台”与“楼层”的不同之处在于,平台覆盖的面积宽,而楼层所占据的面积窄。“平台式结构”是拓宽专业口径,按二级专业或按大类专业所设计的一种课程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主要是对理论教学部分设计的,所以仍然是以学科本位为主线构建的课程体系。
在上述的两种“平台式”结构模式中,第一级平台主要是向相关学科基础拓宽,增加数学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或人文社会科学的有关课程。第三级平台是一个个的“套间”,每个“套间”是由该学科或专业大类下的专业课组成专业方向课组。第三级平台与“楼层式”结构的第三层楼不同之处在于,楼层式结构的第三层楼只有一个“套间”(专业课)或者几个“小套间”(专业方向课),而平台式结构的第三级平台上可以是几组“套间”与“小套间”,即可以设立几个专业课组或许多专业方向课组,而且任由学生从中挑选1组或2组,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平台式结构的课程体系改革中,其重点与难点在于第二级平台的构建。第二级平台作为学科基础课平台或专业大类平台的构建,受到第一级平台与第三级平台的两头制约:第三级平台众多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要求第二级平台为其提供专业基础课,而不同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要求第二级平台为其提供不尽相同的专业基础课,这些专业基础课程的总和,必然使第二级平台不堪重负;第一级平台为第二级平台提供支撑,如果第二级平台不堪重负,那么第一级平台也就无力支撑。因此,采用平台式结构,其关键在于尽量减少第二级平台的负荷,也即减少第二级平台专业大类基础课或学科基础课的数量,并且在减少数量的同时,提高其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打通原来几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并进行重组与整合,构建成新的统一的大类专业或学科的基础课群,形成一个既可以满足第三级平台需要又是第一级平台支撑得起的第二级平台。前面说过,课程内容的选择分为两个层次,第二级平台的构建的工作重心是整合重组后的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属于第二个层次。
楼层式结构、平台式结构,是按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学科方向课分类分层构建的,反映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是课程的横向组合后的按授课时间先后顺序的纵向排列。


3) 模块式结构。

把课程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分类或按业务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分类,组成各种学科知识模块与各种专业技能模块,然后按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专业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即是模块式结构。
高职高专的培养方案,是以“能力本位”与“素质要求”为主线构建的,因此,其培养方案的制定,通常是在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备的专业技能与基础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为各种能力模块及相应的知识模块,然后构建成专业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由知识模块与能力模块构建而成,是典型的模块式结构。

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是,在课程体系中打破“老三段”(即三层楼结构模式),构建模块式的课程体系。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虽然不宜采用高职高专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但应当吸收“模块式结构”的优点,从而形成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模式。

在本科教育中,模块式结构也是一种曾被广泛采用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式结构,常按学科知识体系与专业能力体系分为两个彼此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分别构建学科知识模块与专业能力模块。学科知识模块,有两种常用的划分方式,一种是专业方向或三级学科划分,如设置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学科模块;另一种是按基本知识所属范畴划分,如设置中国文学类、中国现代文学类、中国当近代文学类、文艺理论类、比较文学类等知识模块。专业能力模块或专业技能模块的构建,常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相联系。


4) 平台——模块式结构。

平台——模块式结构,是吸收平台式结构的优点与模式结构的优点,综合而成的一种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

下面的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按知识能力、基本素质分为两个层次,也即两个平台,又按大学教育四大支柱,即思想政治教育、身体心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分为4个基础课程模块,按本学科专业、相关学科分为2 个专业课程模块。

 

层次

平台与模块

基本素质

公共基础课平台

思想道德

素质模块

身体心理

素质模块

学科专业

素质模块

文化科学

素质模块

专业知识能力

学科或专业群基础课平台

专业必修课模块

专业选修课模块

5) “一体化”结构模式。

一般说来,培养方案中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适用平台式结构,学科专业技能体系适用模块式结构,而素质教育应当融入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与学科专业能力体系之中,即应以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过程中加强素质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以设置适量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数学自然科学教育模块为补充,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因此,应当以“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三位一体”为主线,构建一种“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

由于基础学科专业与应用学科专业,特别是与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专业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方面与学科专业技能体系方面的要求各有不同的侧重,因而它们的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应用学科专业的一种“一体化”课程体系结构模式列于下表。

下表的“一体化”结构模式有以下特点。其一,普通教育平台拓宽了以前的公共基础课的范畴,根据人文科学素质培养的需要,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与数学自然科学基础模块,其中既有必修课程模块(如“两课”、数学等)也有选修课程模块(如艺术类课程)。其二,拓宽了基础形成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一方面向一级学科拓宽,另一方面向相关学科拓宽,构成跨学科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其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多数的理论教学都有与其对应的实践教学,而且实践教学环节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直至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


 

理  论  教  学

实  践  教  学

专业方向平台

专业方向模块群

毕业实习与设计

专业选修课模块群

 

学科

基础

平台

本学科基础

一级学科基础模块

综合设计

二级学科基础模块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

跨  学  科

相关学科基础模块

 

 

普通教育平台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模块

社会调查

数学自然科学基础模块

实验、实习

工具性学科基础

上机训练、听力训练

军事与体育学科基础

体育训练、军事训练

 “一体化”结构模式,应当体现“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基本特征。具体说来,应当具有下面几个特点。其一,具有系统综合的知识结构。“一体化”结构模式的理论教学,基本上是平台——模块式结构,其中的平台一般由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组成学科专业的大基础教育主体,构建这个大基础教育的两级平台,应当遵循“拓宽基础面,夯实基础层”的原则;其中的模块是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容分解,并按其结构与功能组合而成的各种课程群。组建这些功能各异的课程模块,应当力求各模块内部紧密联系,内涵清晰,边界清楚。这些平台与模块应当组成系统综合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其二,理论联系实际。每一个课程模块大都有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见实、实习、课程设计,而且,在专业方向平台上,应安排与各专业方向模块相对应的要求严格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其三,在普通教育平台,应当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与身体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平台上,除继续上述三方面的素质教育与培养外,在理论教学,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更要重视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多样化,没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个性没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规模的多样化,也包括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模式的多样化。前面提及的5种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即楼层式结构模式、平台式结构模式、模块化结构模式、平台——模块式结构模式以及一体化结构模式,仅是根据各种结构所表现的主要特征的一种简单的分类,所举的结构模式的例子,也是众多例子中的一种而已。


摘录自: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黄国勋  席鸿建  曾冬梅著